“分苹果是参与人数越多,每人所得越少;读书体验、审美体验是参与分享人数越多,每人所得会越多”——李亚男教授
2021年10月22日晚六点半,又一期“星空”读书会在启智楼405举行。本期读书会由梁园园老师进行领读,同期出席嘉宾还有“星空”读书会发起者李亚男教授与占自华老师。此次读书会在王洁老师的组织下,共有21位同学一同参与。
本期读书会共读的书籍是《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下称“浙江村”),它是著名人类学家项飚于1992年至1998年期间,在北京南城“浙江村”进行六年的实地深入调查成果,是一本对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经济与社会的跨越20年的中国社会学研究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经典”、“人类学最佳著作之一”。
读书会开始,每个人轮番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彼此的距离也拉近了些。而后梁园园老师以访谈节目《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项飚一期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带大家走进项飚、走进“浙江村”。
(“星空”读书会-现场)
讨论伊始,参加过好几期读书会的赖键潮同学率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关注到“户籍制度”的相关观点;陈炜东同学从书中讲到的“归属感”出发,分享了个人相关经历与体悟。梁园园老师引导大家将“户籍制度”及“归属感”连接起来,向大家抛出来问题——是什么促成了人口流动?
户籍制度的产生源于农耕文明,将人与土地进行了绑定。但是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越发频繁与快速,这其实是北京“浙江村”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在社会的高速流动中,好多中国人的状态像是“悬浮”的。人人都忙着工作,忙着追向一个未来。与此同时,当下被“悬空”了,除了作为指向未来的工具,没有其他意义。
一些非虚构故事其实也暗含类似的社会学思维。比如《葬花词,胶片机与情书》一文中的农民工吴桂春,东莞打工十七年,始终认为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家,从来不为自己添置什么家具电器,随时准备撤离,讲述的就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漂浮感。
高速流动下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现象。为生活来到他乡的人,为什么对家乡更加地依恋?在场的同学联想到自己的父辈,八九十年代来到广东做生意,惦记的还是家乡。“原来是大家共通的乡土情结。”该同学顿时理解了。
(梁园园老师讲话)
除此之外,其他同学还就“浙江村”里的“关系丛”、“大人物”、“经商智慧”、“内卷”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梁园园老师讲到,不同的生活、阅读经历使每个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分享中会带来不一样的新视角,可以打破信息茧房,在不经意之中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也是读书会的意义之一。
占自华老师也加入了讨论,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现在,追求未来,当代年轻人是存在历史断代感的。“浙江村”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也可以追寻历史。她建议大家从自己的身边着手,认真观察生活,多去了解与我们相关的历史故事。
(占自华老师讲话)
李亚男教授也给了同学们许多启发。他谈到了户籍制度对每一代人的影响深远,它意味着身份、地位的差别,甚至影响到一些人的择偶选择。他也回应了同学对“浙江村”中自发进行“爱心公益”的疑惑。他指出,“浙江村”是现实的,它也是复杂的,它依然是进行时,它是我们认知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窗口。
(李亚男教授讲话)
最后,梁园园老师总结到,社会学是离新闻最近的学科,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帮助阅读者了解历史,学习到观察社会的视角。
在这场读书会里,无论师生,每个人都畅所欲言,互相激发出新的思考。读书会的意义在大家辩证性的对话,不同观点碰撞的过程里呈现。
占自华老师表示,“星空”读书会逐渐成为华商学子心里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存在,它是一片净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
(“星空”读书会-合照)
下一期的“星空”读书会将在11月份举行,共读书籍是李洪涛、黄顺铭的《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领读人是庄学勋老师。
简介:
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记忆地方里的记忆实践。
员工记者:李淇
摄影:彭瑶瑶
指导老师:梁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