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动态

首页 >> 首页 正文 >> 正文



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展播17 从手艺到守艺:陈阿姨与橘红的十年
日期: 2022年12月28日 19:11      来源:yl23455永利      点击数:


陈阿姨坐在矮小的的凳子上,左手拿着一个浅褐色的大果子,右手拉着一根绳子,不断紧紧地缠绕住果子的上端,挤压出一个小圆柱,然后往挖空的果子里不断填入稻草灰,用棍子压实,时不时地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她的手因为压棍子变得通红,青筋暴起,手上冒出大大小小的几个水泡。

这是小时候寄住在陈阿姨家时,我每天午睡起来都会看到的场景,那时我并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门已经快要失传的手艺。

 

50岁阿姨学艺十年做橘红茶叶罐

橘红也称化橘红、毛橘红,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疾,止咳、健脾消食等功效,有“南方人参”的称号,明清时期被列为宫廷贡品。约在清嘉庆十一年(1806),赖、李两家的橘红园就开始对化橘红进行工艺加工了,在清末,化橘红工艺品还代表中国参加法国巴黎工艺品展览获得了银奖。 

化州制作橘红的地方有不少,最出名的地方为赖家园,各家加工橘红最常见的方法是晒干后切片售卖,但是他们有一门其他家没有的手艺——橘红茶叶罐。橘红茶叶罐可以用来珍藏各种茶叶,所装载的茶叶吸收橘红的韵味,变得异常芬香;且橘红拥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便能让人在喝茶的同时增添别样的滋味;加上工艺师父雕刻的精美印花,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陈阿姨的大伯是赖家园的手艺传承人,赖大伯已经做了四五十年的橘红茶叶罐,今年八十多岁了,化州除了他,恐怕已经找不出第二个精通橘红茶叶罐制作的手艺人了。

2012年,当时五十岁的陈阿姨从单位退休,一个人在家十分清闲,在这之前,她学着接触过橘红,但只是把摘下来的果子简单加工好,切成橘红片拿去售卖,并没有学过制作茶叶罐。2015年,央视一档名为《乡土》的节目以橘红茶叶罐为题,来到赖家园给赖大伯做了拍摄采访,精细的橘红茶叶罐制作过程引起了陈阿姨的兴趣,而且家里不少人都没有学精这门手艺,于是她便踏上了学习手艺的道路,这一学,就是十年。

对别人来说是消遣,但对传承人来说是“守艺”

陈阿姨开始了学艺之路,她信心满满地认为,赖大伯年纪那么大了都能做得那么好,自己还年轻,一定能做得更快更好。但学了一段时间后,陈阿姨发现这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复杂的工具操作、繁琐的制作工序,对她来讲,都是极大的挑战。

在我的印象中,陈阿姨一直都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她说,把橘红果肉挖出来时,自己非常心急,总是不小心把橘红挖破,然后这个果子就报废了;用绳子扎茶叶罐颈口时,不仅需要特别大的力气,且人坐在小板凳上,会因为受力不平衡,导致身形弯曲。赖老伯因为做了几十年这道工序,整个人的身形都是歪的。陈阿姨因为自己没有耐性,觉得制作过程太繁琐,又不想让自己的身材走样,中间停止过几次,但看到赖老伯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地坚持,自己又有了动力。“我性格比较急躁,有时候也有很多烦心事,但坐下给茶叶罐雕花,能让我的心慢慢静下来。”

虽然接触时间短,不能像赖大伯一样得心应手,但她已经独立做出二三十个质量上乘的茶叶罐了。

如今赖大伯身体不太好,只有赖伯母一个人在做了。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门手艺,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一门手艺对他们来说是饭碗,是救命稻草。后来生活慢慢好了,赖大伯夫妇年纪也大了,做茶叶罐十分辛苦,但他们放不下这门祖传手艺,习惯了每天都把橘红从屋里搬出来,坐下来一做就是一天,这么多年来,有不少人一时兴起,来向赖大伯学习这门手艺,对他们来说,这是消遣,但对传承人来说,是想守住这门濒危的手艺。

200多道工序

陈阿姨也说不清做橘红茶叶罐有多少年了,在她的印象里用橘红做茶叶罐是以前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手艺了,在化州当地,橘红茶叶罐的产业发展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实无论从颜色还是外形,我们都很难把茶叶罐和橘红果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制作工序。

约莫每年的七八月份,正值橘红成熟,陈阿姨就着手开始做橘红茶叶罐了,在挑选橘红时,她提到首先要选择表面绒毛较多的橘红果,个头也要稍微大一些,因为这样在后续雕刻印花上会更方便些。

新摘的橘红需要在阴凉的地方放上几天,然后再放进水里进行焯洗,水温保持在六七十度左右,并且要不断搅拌,让橘红果受热均匀,直至颜色微微变黄再捞起,在太阳底下晒上两三天,橘红的颜色就会从原本的绿色完全变成黄色。

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茶叶罐的制作了,首先需要先用刀子在橘红顶部开上一个小口,再用勺子将橘红内部的果肉掏空,再将其放到太阳底下晒上一天,让果实在暴晒下变软,接着需要往果实内部填充稻草灰。为了确保罐子内部干净,在填充时会用塑料袋将稻草灰和果实内部分隔开来,这是决定茶叶罐外形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着就是扎瓶口,要先用木棍状的棒槌对橘红果的瓶口形状进行调整,缠绕上绳子将其固定,整个茶叶罐形状就这么固定下来了,这样晒一天,第二天再把线拆开来,重复灌稻草灰到扎口的一系列操作,再多晒一天,像这样重复三次,才能算真正完成定型这一步。

最后就是雕刻印花了,用刀子在茶叶罐表面先将图案大致地描绘出来,然后再慢慢进行细节的优化,起码要像这样重复四五次才能雕刻出具备立体感的花样来,一套工序下来,雕刻一个茶叶罐至少要花费两到三天。

当谈到做茶叶罐最复杂的步骤时,陈阿姨几乎脱口而出:“最困难的一道工序就是扎瓶口了”,因为在扎瓶口的整个过程是最繁琐的,这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耐力,陈阿姨谈到:“扎瓶口的时候是要慢慢来的,不能为了快而随意使用自己的力气,要是一不小心,可能瓶口就被扎断了,那这个橘红胚子就没有用了,一切也就前功尽弃了。”因为整个过程细化下来涉及到了二十多个工具,二百多道工序,所以把橘红果做成茶叶罐,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一年里用来做茶叶罐的两三百个橘红果子,可能最后成功的也不过二三十个。

在茶叶罐的保存上也是大有文章,陈阿姨说道“由于橘红果的吸水性较强,所以橘红茶叶罐的保存需要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但是由于南方的天气湿度较高,容易回潮,因此在日常保存的过程中,就要用塑料袋将其一层层包裹起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要多将茶叶罐放至阳光底下晾晒,才能更好地延长茶叶罐的使用寿命。

因为做工复杂,成品数量稀少,所以一个手工橘红茶叶罐定价上相比于市面上机器生产的茶叶罐也会更高些,一般定价五百元左右。同时在销售渠道上的客源也比较稳定,一般销售给先前就预定好的客商。

失守之困

化橘红茶叶罐的制作周期很长,经过晾晒及两百多道制作工序后,仅仅是完成了茶叶罐胚的制作,还需要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热胀冷缩来定型,届时才能继续在茶叶罐胚上进行表面的印花雕刻,否则南方潮湿的气候加上化橘红果实本身存在的水分,已经雕刻好的雕花可能会因为果实表面反弹而消失,用耗时又耗力来形容毫不过分。

由于制作的手艺人越来越少,化橘红茶叶罐本身的制作又困难,像赖家园这样全年做化橘红茶叶罐的手工作坊,一年最多也就只能做二三十个。受制于化橘红茶叶罐本身容易回潮、发霉的特点,最多也就保存几年时间,因此就算是质量上乘的茶叶罐一个也只能卖五百多元,更糟糕的是,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做出来的橘红茶叶罐还有很大的可能因为品质不过关,而卖不出好的价钱。

谈到现代化工业制作出来的化橘红茶叶罐是否对手工化橘红茶叶罐有冲击时,陈阿姨显得很不以为然:“机器制作的茶叶罐和手工做的差别很大,机器制作的比较粗糙,雕花不够好看、不够立体也不均匀,虽然价格便宜,一个只要八十到一百元左右,但是大家都会更想要买手工制作的,因为手工价值高,送礼也比较好看。”

虽然机器制作的化橘红茶叶罐本身没有挤占到手工化橘红茶叶罐的生存空间,但是陈阿姨说,手工化橘红茶叶罐传承中最大的问题是它本身的制作难度和不高的经济效益,对比起去工厂打工一个月可以拿到稳定的五六千块钱,做手工橘红茶叶罐的收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每一个茶叶罐虽说能卖到五百多元,但是一个人一年最多也只能做十多二十个,算下来一年也就赚一两万块钱,很难说服年轻人放弃本身的工作来传承这项手艺。加上做手工橘红茶叶罐的过程实在是太枯燥、困难,想要年轻人留下来学习这门手艺可谓是难上加难,陈阿姨坦言道:“虽然很希望他们能够学习这项技术,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呀,别说他们不愿意,我自己有时候做坏了都想放弃,真的太难了。”

手工化橘红茶叶罐甚至都找不到扩大销量和影响力的方法,很难做到市场化的转型,“全化州都找不到人来做,每年最多也就能做出来二三十个茶叶罐,说挂到网上卖、推广出去也没有用啊,都没有货去卖,也没有办法”。

“记不清做了多少代人了,到我们这一代就传不下去了,没有人做了”,面对这一门手艺,跟无数传承人一样,陈阿姨既不忍心看着它失传,又表示光靠内心的情怀无法坚持下去。

作者:黄文秋 胡炜炫 肖宛宁

上一条: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展播18 罗克思的音乐之旅:从殡仪馆到监狱 下一条: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展播16 麦烨敏:扎根基层,理想开花

关闭

粤ICP备1705128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中国·yl23455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政编码:511300 联系电话:020-8384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