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ommentId{0}articleBiz{MzI5NTkyMzUzMg==}华商传播与传功能介绍 本公众号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yl23455永利官方公众号,以发布学院最新资讯、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师生互动
曾未,品城记创始人,毕业于暨南大学,获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拥有10年电视媒体工作经验,5年以上品牌推广与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曾负责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王牌栏目《DV现场》的筹建制作,担任栏目制片人,在不到5年时间内,创造了收视率200%以上的增长及经营创收从不到200万到超过1亿元的辉煌业绩。在职期间,曾运作媒体电商、付费夏令营等多个传统媒体转型的成功案例。
同学们晚上好。在讲座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毕业以后想从事媒体行业的有多少?举个手。好像不是很多,三分之一左右。在想从事媒体行业的同学里,将来想从事视频内容制作的请举一下手。更少了,大概就不到十个人。
我以前在传统媒体工作,一直从事节目内容制作,去年从传统媒体辞职以后,就进入到互联网行业,从事的还是内容制作。只不过现在制作的这档节目只在互联网上传播。
所以,今天跟大家讲的主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去做一档这样的节目,这档节目当时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话题比较适合将来有意愿从事视频制作行业的同学。你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不管是自己出来创业也好,还是去视频制作公司也好,一定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要生产一档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视频节目,做什么样的节目,节目怎么做,节目做出来怎样传播,这些问题不知道大家感不感兴趣。
01
短视频行业现状:内容创业非常热门
近几年,大家如果关注视频行业的话,应该都知道,内容创业一直是非常热门的领域。许多媒体人都从传统媒体出来创业,我就是其中一员。尤其是去年以来,短视频相关的创业项目非常热门。比如,罗振宇做的《罗辑思维》最开始也是做这样的视频,就他在那里讲,做一些语音,他也会做一些视频。我刚刚查到的资料是,这个项目现在正在上市前的一轮融资,公司的估值已达70亿元。再比如,马东的米未传媒,《奇葩说》、《饭局的诱惑》这一系列的节目都是马东那家公司做的,这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是20亿元。还有一些短视频的项目,我刚刚跟大家讲的是规模比较大的一些网综节目。《罗辑思维》它还不全是做内容,它会做一些其他的,它现在做“得到APP”。也有一些体量没那么大的做短视频的公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条》的视频?它现在的估值是2亿美金。PAPI酱大家应该知道,PAPI酱目前的估值是3亿。还有个叫《日日煮》的节目,与我们现在做的美食节目的内容很像,它的估值目前是10亿人民币。
刚才跟大家讲的这些数据就说明什么?说明内容创业这领域,近年来是非常热门的。据很多人预计,当然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它还会一直热下去。所以我刚才就问大家将来有没有意愿来加入到行业。我个人觉得,要加入的行业应是飞速发展的行业,或者是有很大的机会和市场空间的行业。前面介绍的几个就是大家平时比较熟悉的一些视频内容项目。为什么互联网短视频最近会就是近两年会那么火?我个人也总结了一些原因。
02
短视频火爆的原因
(一)传统媒体在逐渐衰弱
我在传统媒体、在电视台有十年的工作经验。此前,传统媒体的日子是非常的好过的。我们传媒学院的员工,每年都是挤破头皮想进电视台这种传统媒体。但我辞职前的两年,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员工愿意去电视台工作了。我经常也会跟学传媒的员工交流,了解他们愿意去什么样的公司?很多都是去了互联网公司。这是一种趋势,传统媒体确实在逐渐的衰弱。
但是,我觉得传统媒体功能没有衰弱。比如说在传播学理论中,传播有四大功能。第一是提供信息,第二是监视环境,第三是传承知识,第四是提供娱乐。不管媒体环境怎么变,社会怎么变,传播的四大功能是没有变的。这是我的深刻体会。我从传统媒体出来,到互联网行业后,依然觉得四大功能是没有变的。新媒体满足的,还是这四个需求。所以,传统媒体衰弱了,必然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承接传统媒体的功能,满足大家的需求。由谁去弥补?那就是这种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所以,我认为短视频行业还会有很长足的发展。
(二)与图文相比,视频更加生动
现在看视频的场景都是拿个手机。比如说,你们可能经常会拿个iPad、拿个手机,追剧、追网综,对吧?星期六星期天,可能坐在宿舍,什么都不干,在床上躺着看,也不用花什么精力,也不用动脑子。我觉得,跟图文相比,这就是视频的优势所在。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看起来不累,它特别符合现在泛娱乐化时代的需求。网络上的内容,一般什么内容最热门,大都是娱乐内容。大家去网络上找内容,可以说80%以上都是去找娱乐方面的东西。我相信大家平时也有体会,大家平时看得最多的是什么?不知道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我想应该就是看网剧比较多或者说网综比较多,或者看一些娱乐类的短视频,或者看直播。这大部分都是娱乐类的。视频是特别适合展现娱乐的,所以,我觉得视频会有很大的发展。
(三)视频广告比图文广告的效果好
对于推广产品或推广品牌来说,视频比图文效果要好得多。这点我就不展开说,大家可以想得到的。之前有很多那种所谓的图文公众号,给大家推荐哪里好吃,那我们做一档这样的节目也是给大家推荐哪里好吃。等一下放几个视频给大家看,用视频的形式来呈现这种美食的话,它的效果要比图文好得多,让你一看就很想吃。所以,对广告商来说,选择视频来作为一种推广渠道,相比选择其他的形式,效果要好很多。所以这也是视频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的原因。
03
短视频节目形式、风格与需求的匹配
(一)两种节目风格的传播效果对比
接下来给大家看两个视频,我做的节目叫做《品城记》。《品城记》是一档互联网视频节目。这种节目的形式并不复杂,也不新鲜。跟以前大家看到的台湾的一些美食节目很像,就是主持人全国到处跑,全国到处找好吃的。对,目前就是这样简单的节目形式。但是我们去年不是做这种形式的,去年是另外一种形式与风格。给大家复盘一下,从去年开始,我们为什么要策划一档这样的节目,当时是想怎么做,为什么今年我们改成另外一种形式,在改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哪些心思。如果大家将来有机会来从事视频内容制作的话,我想复盘过程大家可能将来都会遇到。你可能去公司制作一档视频节目,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你做什么,怎么把它做好。
先看一下我们去年的节目形式。(播放视频)去年节目的节奏很慢,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这样的节奏,能否静下心来看下去。下面看一下,改版之后的风格。(播放视频)改版后的节目在A、B站很火。
大家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节目形式,我不知道大家喜欢看哪一种。我们选择了做后一种,前面的那一种我们做了大概半年的时间,遇到了很多困难,做不下去,改成了后面这一种。前面那一种,不管是视频播出后积累的粉丝数,还是视频的播放量、互动量,跟后面这种完全没得比。后面这个的粉丝数、互动量和播放量比前一种要大很多。这个就涉及一个问题,这两种方式本质是没有区别的,都是给你介绍一个很好吃的东西,一个餐厅啊,或者是一个地方的美食。为什么形式不一样,传播效果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做一个视频内容,做什么,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领域去做,还有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做,这些决定你做的东西会不会成功。
(二)4P理论与满足目标受众群体的需求
有段时间我自学了一下营销学。营销学有个4P理论,即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把营销学的4P运用到内容制作上来,我经常跟我们的编导说,做一档视频的内容,跟你去生产一瓶可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通过一个产品来满足人的某一种需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这个东西当成自己的作品,我根本就不用去想,也不用去担心我们的东西做出来到底有没有人去看,或者说我们这个东西做出来将来能不能变现能不能赚钱,根本不去考虑。这个也ok,现在也不乏这种人。如果说家里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个人又怀着很远大的理想,可以花好几十年拍片子。国外有个人拍纪录片,一辈子就拍一条片子,就跟踪一个。至少在拍的时候,这种方式不考虑片子做出来效果怎么样,也不考虑这个片子能不能卖出去,他就喜欢做这个事情。这也是一种制作方式,但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节目的整个生产过程,是放在工业化的流程里。大家将来都要进入的这个工业体系,将来你出来做视频内容,必然会面临这些问题。这个内容、这个节目做出来有没有人看,它能不能带来收益,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要考虑的,是做什么内容,这就跟生产可乐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要生产这样一罐碳酸饮料呢?我满足的是谁的需求呢?满足他什么样的需求呢?大家做一档节目必须要考虑一个点,就是这档节目,满足哪些受众的什么需求,哪些受众会喜欢看这样的东西,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节目的两种形式,满足的需求都是吃货的需求,是吃货所需求的资讯,他需要有人挖地三尺帮他把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找出来。这两条视频都是围绕这样的定位:对吃货提供资讯服务。我们做的这种内容产品,正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三)《品城记》与资讯需求的满足
我做的《品城记》满足的是什么样的需求?第一个是资讯需求,一个吃货需要了解哪里有这些地道的美食,我们可以提供给你,这个节目可以满足这样的资讯需求。我前面讲的那几个点不是割裂的,有时候会重合,一档节目既满足这种需求,又满足那些需求,但必须有一个为主。第二条给大家看的片子,那个片子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很强的娱乐性,有很多桥段大家看了觉得挺搞笑的,有一些桥段看起来挺煽情的,这都是娱乐性元素。PAPI酱节目可以理解为一档纯娱乐性的,你看它就是为了开心一笑,无聊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看一下PAPI酱,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笑一下。但是你也不排除PAPI酱这类节目会给你一些资讯,或者给你一些知识,这个就是多重需求的满足。
所以,做一档节目,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我们满足的是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是什么人的需求呢。就像去年那个片子,我们当时为什么会做成那样呢?因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关注《一条》。《一条》的视频拍出来非常唯美,非常文艺小清新。当时有一个概念很流行,即引导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然后做一些文艺小清新的东西,便涌现出一大批这种类型的节目。《一条》是去年爆红的视频产品,刚开始一个星期它的粉丝就突破100万,项目刚开始运营就拿到了2亿美金投资。它就是非常文艺小清新的风格,这跟它的背景、能力也有关系。
《一条》的定位非常清晰,它的对象就是城市的那些精英白领,这个群体有消费能力。去年看到《一条》那些视频,我们也想模仿。城市的精英白领消费能力很强,然后我做一条视频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那我们就会离钱很近,这个商业变现逻辑就可能会更加顺利。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精英群体在中国毕竟是一个很小的群体。《一条》是上海的项目,上海文化和广州又不一样,我们这个项目是在广州做美食。美食是一个十分接地气的东西,尤其在中国,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人间烟火味,人间烟火味不存在米其林这种餐厅。国外跟我们不一样,还存在文化的差异。国外做美食,米其林的杂志,米其林餐厅都像第一条片子那个样子,环境非常优雅,摆盘非常漂亮,出品也很好,服务也很好。但中国的美食,应该说不止是中国,整个东亚,都是美食在民间:真正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味的美食,喜欢的人才会多。那我们做一档视频内容,当然是要面向这个最大范围的人。越多人喜欢,这个节目越容易成功。我们去年的视频节目面向那一类精英人群,可是精英人群只有那么一点点,然后就可能1%的关注我们,所以就只有这么一点点的粉丝。后来,我们面向普罗大众,普罗大众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其中1%的关注,粉丝量也会非常大。这是第一点,满足什么需求?满足什么人的需求?
第二是这个需求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现在讲的这个东西,不仅仅是针对做视频内容这一话题,大家将来做任何一个产品,都要经过这样一个逻辑思考。首先你生产的这个产品,满足的是什么样的需求,这个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市场上满足吃货的这种讯息需求的美食节目很多。当然,跟我们竞争的还有一些图文号,它通过图文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经过分析发现,现在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美食节目,都是烹饪类的。我前面提到的《日日煮》《日食记》,包括很多很多的一些节目,它都是烹饪的,教你怎么做饭的。这种有点像《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到处去寻找隐藏在民间的地道美食,这种我反而看得少,这就是一种机会。比如说,通过一个资讯、一个内容去满足吃货觅食的这种资讯需求。这个需求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呢?这个领域竞争对手多不多呢?那肯定是多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机会呢?在这个需求里面,我们可以把需求细分。有一些是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来满足的需求,有一些是通过我们视频满足的需求。
(四)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满足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之前我在电视台的例子。五年前,我在那个频道要上一档新闻节目。当时那个频道的收视率非常低。电视最容易拿收视率的,无非就是三种题目类型,新闻、电视剧、综艺。地方频道只能做新闻节目,我们没做电视剧和综艺,当时我们就经过了这样的考虑。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在广东市场上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当时广东电视台有很多新闻节目。比如《今日一线》《今日关注》,郑达主持的节目是广东收视率拿第一的。当时我们说要上一档新闻节目,很多人说你们怎么做得赢他们呢,人家已经做了三年了,我们在一个收视率几乎为零的平台,基本没人看的平台,你要上一档新的新闻节目,又没有资源,你怎么做呢?当时我们就想做差异化竞争。有一些东西是《今日关注》和《今日一线》已经满足了。比如说这种民生性,就是为民请命的这一种。《今日关注》就是走这种路线的,《今日一线》也是走这种路线的。那我们另辟蹊径,新闻满足人的需求,比如我前面说到的为民请命,那种是监视环境的需求。还有一种提供信息的需求,会有很多资讯在里面,这种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栏目摆在这里了。
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提供娱乐啊,走新闻娱乐化途径,还有一点就是写我的现场,我做的每一样新闻,只要有监控,必然要拿监控;只要有人用手机拍下来,就一定要出现场。这个就是我们的定位。这样一来我做出的节目跟人家的就不一样,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全省第二。
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做内容产品,一定要去分析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是否得到满足?是否在某领域还没有得到满足。我相信天底下的生意是做不完的,做任何东西都是有机会的,只不过看能不能找准那个切入点。切入点肯定是有的,就看能不能找到。
(五)自身能力和优势与受众需求的匹配
第三个要考虑的点就是,自身能力和优势,足不足以来做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做这个节目,尤其是在互联网做视频,最容易做起来的视频类型就是泛娱乐类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做娱乐去做美食节目呢?当时从电视台辞职出来,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档互联网的节目,我为什么要选择美食呢?我觉得美食这个东西首先需求很大,只要是个人他都要吃东西,只要想吃东西,他就想知道哪里有好东西吃,而且现在的吃货那么多,这种需求量很大。再就是,有一部分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没有这种所谓的美食达人在这里,互联网的美食达人真的是挖地三尺给他找好吃的,这种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我可以这样来做。
然后分析你自己的优势,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东西。我分析自己的优势,我和我的团队之前在电视台工作时,基本上都在做这些很接地气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做这些小城的娱乐节目,你要我去做《奇葩说》,我肯定做不出来,因为这个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和我的经验范围。当然不是说不能做,只是我去做《奇葩说》肯定没有他们做得好,所以我就选择做这样的一个小切入口,这个东西是我擅长的东西。你找到了需求,找到了你想做的东西,还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思维做一个匹配,分析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件事,是不是擅长做这件事。这些东西全部匹配好了,这个事情就比较靠谱了,做出来东西就有可能成功。
04
如何做好美食节目
确定做一档美食节目后,怎么把这个美食节目做好呢?这里面其实涉及到很多技巧,也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
(一)内容必须要有干货
我做了一年互联网以后,发现互联网传播跟传统媒体非常不同。传统媒体有一定权威性,它扮演着啥都懂,掌握了很多资讯很多知识,然后传播给你,把资讯告诉你,然后受众接收就可以了。传统媒体偶尔会有一些互动、反馈,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单向的,或者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两者地位是不平等的。比如央视的新闻,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就算它后来采取的语言再怎么软化,都是高高在上的,因为它是一个传播者的角色。但是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等一下给大家看一个片子,包括大家刚刚看的片子,我们节目的主持人把自己放到一个非常非常低的一个位置,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一个美食专家,我也从来没有标榜过我推荐的东西一定靠谱。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去吃,我自己觉得好吃和不好吃只代表我自己的看法,然后放开心态跟网友吐槽。
大家应该看过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吐槽大会》里面有一个嘉宾以前是央视的主持人张绍刚,他之前在天津卫视做过另外一档节目,叫《非你莫属》,一个职场类的节目。大家可能没有看过那个节目,那档节目给他招来很多的骂名。因为他是央视主持人,又是学院的老师,所以他在节目里永远是端着的。在《非你莫属》那个节目中,很多求职者经常被他骂哭。他永远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然后这档节目在网上传播有很多网友骂他。后来做脱口秀《吐槽大会》的时候,与做《非你莫属》相比,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里面嘉宾也会调侃他,很多观众要你下啦,让王自健来,你快点下吧,观众就觉着看着你都不爽。他可以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玩笑,他会说,我知道这个事件,这个时候弹幕已经把我压住了,他会开这种玩笑,他懂得自黑了。
这就是互联网的内容传播和传统媒体很大的不同,因为互联网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在平等的位置上面做交流。为什么要有干货呢?以前因为不平等,所以很多编导经常说,观众挺容易忽悠的,我在电视台随便编一个怎样怎样的东西,把它放出去,可能都有人看。观众也不觉得你怎么样,因为他相信你,你是权威嘛。但是互联网不一样,在互联网没有干货真不行。大家是平等交流,你不会比他高多少,他也不会觉得你是个权威。前面两条片子,大家可能觉得比较好看,比较愿意看下去,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娱乐性以外,大家会觉得第一家餐厅很有特色,比如那个冰,把螺肉放在上面敲开,虾在那里跳一跳,这样的餐厅你平时见过没有?没见过嘛,或者说是很少见嘛。这就是干货。然后像北京这样一个餐厅,这么接地气,你去北京旅游,去找吃的,你会像我们这样找吗,找到小街小巷去吗?不会吧。这个是什么?这也是干货。
一期好节目一定是由干货组成的,没有干货的话看不下去,就算你再娱乐也不行,娱乐也要有干货。papi酱是一个娱乐节目,它没有干货吗?Papi酱模仿能力真强,我觉得她可以做相声演员,她比相声演员更厉害,没有这样的干货papi酱能红吗?所以一定要有干货。
(二)形式上一定要娱乐化
前面第一种风格的视频,为什么不火呢,为什么没有粉丝看呢?当然,它的对象比较窄,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第二种风格的片子,在网上的传播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秒拍的,秒拍每个月会出一个秒拍排行榜,榜单按照播放量排名。榜单前50个至少有40个是娱乐的。我以前读书时看过一本美国的书叫《娱乐至死》,而现在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做什么都一定要娱乐,不娱乐是不行的,做内容就要向娱乐更加靠近。假设将来大家不是做内容不是做媒体,而是做一个产品,做一家企业,也必须要学会娱乐化的营销。今天不展开来讲,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方面的书。现在有一句话叫做无娱乐不营销,一定要懂得娱乐。
当然,过度娱乐化并非是正常状态。这两天十九大召开,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但也不合理的现象,就是十九大第一天习大大的发言,微博的阅读量大概也就是十来万。而当天那个热门榜是什么?是王俊凯!几千万的阅读,当然我觉得是不正常的。国家的大事情,反而没有娱乐明星的动态受人关注,绝对不正常,社会不正常,已经娱乐化到了这种程度。正常来说,大家都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像十九大报告,一定是那天十分重要的关注点,居然没有娱乐明星的关注度高。我们一方面要批判,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总结,为什么他会高。
(三)内容要有传播力,必须人格化
什么叫人格化?给大家看的第一条片子没有人格化,你看不出它的背后有个怎么样的人。第二个片子有人格化,第二个片子有主持人,你们可以回想一下平时看到的节目,比如说《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格化,听到《逻辑思维》,第一个想到的是罗胖。看《暴走大事件》,想到的是王尼玛,是那个主持人。看《晓说》,想到的高晓松。一档内容的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人格化的存在,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是主持人,它也有可能是模拟的。比如说《日食记》,有姜老刀角色,他基本上不出现在那个镜头里面,就露一个胡子,然后还有一只猫,这都形成了他的人格化。
人格化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人更加深刻地记住你,记住这个品牌。然后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很有名的节目,比方说江苏卫视之前出过一档节目《最强大脑》,大家可以看一下节目官方微博有多少粉丝,《最强大脑》里面有个网红选手叫王煜珩,再看他的粉丝量,二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大家往往不会记住一档节目,不会记住一个内容,他们反而会记住一个人物,这点非常非常重要。这对做节目很重要,对做其他产品也很重要。为什么产品要找代言人呢,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小段视频给大家看的,这个也是内容产品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看点,这个是一个定律,跟任何人讲节目,我必然强调的一点,就是节目的核心看点是什么。你做任何节目,娱乐节目,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其他什么节目也好,归根到底节目最核心—人,一个节目里面没有人的话,这个节目就不可能好看,就不会好看。
这个人呢,一方面就是我前面讲的人格化的主持人,还有包括一些其他,比如第二条北京的片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里面那些人,有很多鲜活的内容表现在里面。我们看视频的时候要学会拆解和复盘,就是这个视频看完以后啊,看完后不觉得累,我们看下去为什么不觉得累呢?哪些地方你还觉得有点意思的呢,我们去复盘一下。固然有一些这些娱乐化的东西,但很多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人。
我再举一个例子,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去成都拍的片子。(《品城记》成都小吃)大家看这个,去任何一个地方觅食,我们要求,美食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们叫《品城记》,品味一座城市。现在我们看来,美食只是一种很表层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品味这个城市背后的味道,什么味道呢,人情味。这个东西一出,他们就说,节目把成都拍得那么好,我们好感谢你啊。第一个镜头:很多人在那里喝茶,成都人很悠闲,生活节奏很慢,一群大妈在那里唱红歌,很有活力,一个大妈看我们的主持人被蚊子咬了,帮他涂药,有人情味。这些人物都让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然后接下来看第二个人物,他对于自己的出品、自己的手艺那么自信,这个老板也是容易成网红的人,这个也是一个人物。这些人物在这些片子里,使片子更加好看。给大家看一下这个非常经典的人物。你看,这个老伯强势抢戏,强行插入。视频播到这一段的时候,弹幕噼噼啪啪都是关于这个老伯的,完胜德云社的相声。这就是我说的视频必须有人,里面一定要有鲜活的人物!一个视频如果没有人的话,这个节目不可能好看。所以如果让我去评一个节目能否得奖,第一个硬性标准就是看里面有没有人。我们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没有所谓的权威人物,全都是平民,对不对?那你就会发现:噫?这些人都和我一样。所以呢,你会觉得看起来很舒服。
(四)去中心化
就像我前面讲的,不要把自己扮成权威。一个节目里面,受众的关注焦点可能很分散。之前做传统媒体我不懂这个东西,传统媒体有一种惯性思维,在传统电视台出来的人做互联网视频,很有可能做不好,因为其中的思维转变太大了,我在这一年的时间不知道被洗了多少次脑。以前我的那种思维惯性是什么呢?就是节目里的一些点是预先设定好的。很多编导会预先设计一些点,这里会有一个点,看到这个点的时候观众可能会笑,看到这个点的时候他可能会哭,一定有这样的一个设计。但是在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网友关注的东西可能会完全出乎你意料。
我跟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做过一条视频,是去广州最高的大厦里去喝早茶,那条视频很有情怀,就是说过去的美好日子不在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它很有情怀,包括很多广州特色的美食。我们觉得大家关注的点应该在情怀方面,或者关注广州的历史,关注那些美食。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条片子里,全部的网友在关注一个点,你们镜头上有个黑点,他说我强迫症,我想把它抹掉,全部的都是这个,真的完全想不到。所以后来我们做节目的时候做了一个改变,不给大家全部看完,就看一个画面。
(五)设计炒点
大家来看这个画面,这个画面就是互联网视频和传统的电视台思维不同的点,大家注意看后面那个黑板没有。《品城记》战略目标,第一步,干掉野食小哥,凭什么呢?姚大秋胸比较大。第二个,干掉办公室小野,小野也是一个美食网红,为什么呢?因为姚大秋的胸依然比她大。第三步,暂时没想到。求投资,没钱啦!
这叫什么呢,这叫设计炒点。包括后面,后面一个胖子,很胖的一个女的在吃薯片。我们专门请她过来,她全片的唯一的任务就只是让她吃薯片,任何事情都不用她做。但是传播的时候,那些弹幕、评论,很多人的焦点在这上面,有多少人看到这个黑板上的字,观众觉得背后的那个女人很有意思啊,焦点在这里。这个呢,也是我说的去中心化。以前以为的那个中心焦点它不是焦点,大家关注的焦点很散,你不知道网友在关注什么,这个就是你们要故意去迎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去设计一些东西。这点非常重要。
(六)注重互动性
比如,刚才我们主持人在北京录的一条片子,它里面有一个片段:主持人遇到一个A站的粉丝,就对她说,A站的粉丝你们可以走弹幕了,不用再受B站的粉丝欺负了。是的,这个A站、B站是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视频网站,因为弹幕可以吐槽,这是一种看视频的文化。以前,我们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哪有这个,那时候,你制作了一条视频播出去以后,观众到底爱不爱看,他们关注的点在哪里,我们哪里知道呢。现在,你在互联网时代,你把视频放到视频网站,或者说弹幕网站上,它弹幕一出来,你就知道观众关注的是哪一个点。就是哪些地方让他很舒服,哪些又让他很不舒服。所以,互动很重要。这个建议大家去看一下《吐槽大会》,这个节目里面也是经常这样的,这个是我前面提起的主持人张绍刚主持的,他之前主持的《非你莫属》是一个电视节目,大家可以去比较一下两者。
(七)选择合适的推送平台
视频做出来以后,要放到哪里去传播?我们做出来的视频,跟在电视台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在电视台做节目,就在电视台播出。现在在互联网上做视频以后,传播渠道太多了。一些图文或者视频,你通常会在什么渠道去看?微信是一个,对不对?微信公众号或者朋友圈去刷会有很多。还有微博、秒拍还有美拍;还有直播,比如A站、B站和今日头条……你数得出来的起码都有五、六十个,或者上百个这样的渠道,非常多。那做出来的内容到底放在哪个渠道去传播呢?
我的建议是广撒网。刚开始的时候,你不知道你的内容放在哪一个渠道上合适。做内容的第一步是分析这个视频满足谁的需求,做给谁看,接着再根据分析出来的结论去找传播渠道。比如,我觉得这个节目适合年轻人看的,就放在A站、B站。假如你觉得你的比较节目比较适合二线城市,就放《今日头条》。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属性,要是做互联网视频,做新媒体传播,必须得去熟悉一些主流平台的属性。比方说《今日头条》,它是一个比较好、比较火爆的平台,但不是所有的内容在《今日头条》上都能火,有些能火,有些不火。在优酷、爱奇艺这种传统的视频网站上可以播几百万的点击量的视频,你放到A站、B站,可能就只有几百的点击量,根本没人理。每个平台它有自己的属性,文化不一样,比方说,A、B站上的弹幕文化,微博里的跟帖,微信里的转发。
每个平台的属性不一样,人群也不一样。必须得去研究每个渠道的属性,这个和传统媒体不一样,传统媒体不用研究,就在电视台上播。那在做这个互联网的视频的时候,必须得去研究你的传播平台和渠道,跟想要的到底是不是匹配的,这个绝对能省去很多功夫。要不然,你做的东西,可能自己觉得做得挺好的,为什么传播效果不好呢?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传播渠道上面,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东西可以讲,今天也不展开说了。
前面讲的这些东西是我总结的一些纲领性的东西,来不及给大家展开细讲。我觉得这些东西,如果是大家有兴趣做视频的话,还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掌握了这几点,那做出来的视频,就有可能会好看、受欢迎。
05
职场经验分享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点职场经验。身为职场老鸟,在职场里面混了十几年,自己出来创业,做了一年,也经历过很多东西,我觉得自己的这条路走的还是比较顺的。因为在电视台我做的一些节目,反响还是不错的。在广东电视行业内的许多人觉得,曾未做节目还是不错的。在互联网里,很多人创业,来来去去受了很多挫折,我去年也走了一段弯路。刚才给大家看到的那种视频,去年一点也不好,今年改版以后慢慢有了起色。那我个人认为,这条路走的还是比较顺的。为什么这个路可以走的比较顺,因为我看到很多走了弯路的人做什么也不成,好像有人跟他作对似的。将来大家可能去到职场里会遇到这种情况。
首先,做事一定要聚焦。回顾去年做的很多事情,遇到了一些挫折,没能成。为什么不成呢?因为我觉得我不够聚焦。去年刚刚从台里出来,可以说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东西,以前哪里有去深刻地了解互联网,以前顶多就是玩玩微博、刷刷微信,哪里会去研究这么多东西啊?那时候,很多人给我信息,包括我们出来创业时接触的那些投资机构的负责人,他也会给你很多信息,他说你做一个东西要去研究它的赢利模式,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工具?你要怎么分析?我当时感觉整个人都被搞乱了。我不知道我要去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去年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乱的。到了今年,视频改版了以后,虽然这条路还没有走得特别顺,还没赚大钱,但至少我心定了很多,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有想做的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将来大家出来到职场上,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以前在台里还是现在出来做公司,很多新人到我们这边实习,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喜欢做什么?你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你在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可能不会问的,但是我希望大家今天回去后好好想想,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会走很多弯路的。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很多人来我们公司,我问他做这个你喜不喜欢,你不喜欢就不要来,你实习都不要来,浪费时间。还有你擅长什么?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其次,就是聚焦一个点之后,一开始不要渴望太多事情。就像我现在,我这家公司的定位我自己有一个很深刻的思考。然而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曾经想做视频版的大众点评,怎么做?就是把全国很多地域性的餐厅节目都做个遍,做完以后,我就去和餐厅老板谈,做一些餐厅的套餐,然后放在我们平台上卖给粉丝,就像大众点评一样。大众点评底下就有一个团购或者八折这些东西,当时就想过做这些东西。我当时的焦点散到什么程度了,就是做的这个东西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我自己从来没做过,对它也完全不了解,就是因为听了别人几句话,我就要去做这个东西。当初也想过去做广告这些东西,我培养过广告团队。但是我今天特别聚焦,我们公司就是一个内容的制作,就做内容,公司没有广告销售的团队,也没有做技术的团队。很多互联网公司会有做产品的部门,做技术的部门,还有做营销的部门,但我们很聚焦,我就不要这些部门,我只要一个,就是做内容。我在这一个领域做精了,相信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大家出了校园,会面临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会把你搞乱。也会面临很多诱惑,觉得做这个挺好的,做那个挺好的,但是你就没有想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做什么。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